“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如何遵循高等教育的基本要求和规律,针对成人教育的特点,建设高质量的成人高等教育,是继续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对此,浙江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近年来一直在积极探索。该学院院长李澎林在与本刊对话时表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学院将依托学校学科与专业优势,以学习者为中心,创新办学模式,加快教育数字化转型,注重质量和内涵建设,强化校地合作、产教融合、定制培养,不断提升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加快构建“质量有保障、办学有特色、社会有影响”的浙江工业大学高水平继续教育体系。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教育”模式日益深入人心,教育场景转型势不可挡,继续教育迎来数字化革命。李澎林表示,要以数字化改革推动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在这方面,浙工大继教学院发挥在线教育优势,积极探索“线上与线下相结合、主讲教师与助教相结合”的双结合教育模式,并根据该模式特点对学生培养体系进行了系统改革和设计。
李澎林介绍,双结合教育模式中,主讲教师原则上由浙工大教师担任,全面负责线上课程教学并指导助教开展工作;助教由各函授站提名、学校聘任,负责线下学生答疑、作业批改等辅助性教学工作。“该模式可保证授课教师队伍的水平和质量,并加强学生作业、答疑等日常学习过程的督促和指导。”
他强调,双结合教育模式的学历继续教育改革要做好四项落实。一是确定培养定位。从人才培养的总体定位而言,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培养的一般都是应用型人才,浙工大学历继续教育确定了“有素养、会学习、能干事”的人才培养定位。二是立德树人。学历继续教育和全日制教育一样,既要开足并上好思政课程,还要重视课程思政的建设。三是面向需求。在专业设置上,应根据高校服务区域的产业发展需求来考虑,并根据社会和产业发展的趋势进行调整,包括专业方向,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专业调整成为一项常态化工作。四是以生为本。根据学历继续教育的特点,设法为学生提供学习上的便利、支持和帮助,努力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可持续发展服务。比如,提供专业学习的选择机会,解决工学矛盾、学习时间碎片化问题,打通学历继续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等。此外,浙工大继教学院还采取了一抓教师队伍、二抓重点课程、三抓过程管理、四抓教学规范、五抓站点管理的举措,助力双结合教育模式高质量发展。
“双结合教育模式还在不断完善的实践过程中,有许多问题需要去面对,要通过改革去解决,发展之路任重道远。”李澎林称,当前的双结合教育模式只是数字化转型的1.0版本,目前正在向着2.0版本进发。
需要强调的是,李澎林认为,2.0版本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解决真教、真学、真考问题;二是强化学生过程性的学习以及评价;三是提高对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服务能力。他表示,未来继教学院将持续推进“线上+线下、主讲教师+助教”的双结合教学模式改革,构建信息化智能学习的新型教育体系。进一步完善在线教学平台管理功能,加强“教”与“学”双向的过程管理。完善与双结合教学模式相适应的管理与督导机制。“利用数字化手段,把每个难题变成一个个小问题去跨越和解决,方能推进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职业技术技能人才短缺是目前制约地方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李澎林称,继续教育要体现办学价值,需发挥其服务社会的重要职能,即要真正融入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进而实现继续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李澎林介绍,永康是浙江省工业大市,五金产业发达,在当前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面临产业结构调整和数字化转型的巨大压力。同时,永康教育资源匮乏,无法为本地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人才瓶颈已经成为困扰永康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迫切需要得到高校的人才和智力支持。对此,浙工大继教学院以服务学校发展战略为宗旨,以创新办学模式为抓手,通过建设“浙江工业大学永康五金学院”,建立校地深度融合的教育服务体系,为地方产业发展提供了全面支撑。
李澎林表示,五金学院的定位是建设成为“新时代干部的赋能基地、现代五金产业技术人才的供给基地和区域科技创新的策源基地”。围绕此定位,学院主要采取了三项举措。
一是共建“新时代转型发展干部继续教育基地”。发挥合作优势、创新教育模式。为提高永康干部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便利性”,为永康定制开设“干部高研班”“专业特色班”,从转型发展战略层面为永康党政企干部拓宽工作视野、更新专业知识、提升综合能力。发挥工大优势、服务地方发展。继续教育基地在开展五金学院预算内计划的继续教育工作外,将发挥工大综合性大学多学科优势,积极配合市委组织部、市经信局等部门为永康干部、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做好服务工作。
二是共建现代五金专业人才培养基地。支持永康五金技师学院建设。发挥浙工大学科优势和品牌优势,通过在学科建设、教师队伍建设、优秀学生培养、专升本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帮助与支持,助推技师学院总体水平达到国内一流。培养职业专业人才。五金学院将联合五金技师学院和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整合永康产业资源,创新培养模式,通过“3+1”“3+2”等形式,培养能够适应永康现代五金产业发展需要的职业化、应用型人才。
三是共建现代五金技术创新服务基地。共建“长三角五金研究院”。研究院将建设提供国内一流的现代五金技术创新的公共服务平台,以支撑永康五金产业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研究院实行开放式管理,向包括浙江工业大学在内的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的创新团队和永康本地企业研究院开放,吸引并服务于来永康创业的高层次人才。
“五金学院探索与实践的意义在于,为破解县域发展人才瓶颈提供经验示范,为永康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全面支撑,为提升学校社会服务能力和影响力提供重要窗口。”李澎林说,五金学院的成功实践就是校地合作在继续教育领域的一种有益尝试,开创了高校为地方服务的新形式,同时也为区域高质量职业技术技能人才供给提供了解决方案。未来,浙工大继教学院将开拓更多的市场需求,建设更多的特色学院;并依托特色学院,探索继续教育与职业教育相融合、学历继续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融合的培养模式;同时建设一批体现浙工大水平的特色专业和重点课程,培养“有素质、会学习、能干事”的应用型专业人才,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当前,浙工大继教学院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积极发展非学历教育,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在改革中推进,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方向,学院各项事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李澎林表示,新时期,我国将全面进入新发展阶段,继续教育面临新形势和新任务。围绕发展目标,浙工大继教学院以实施“质量建设工程、品牌建设工程、活力建设工程、平台建设工程、队伍建设工程、资源建设工程”等六大建设工程为抓手,分阶段实施,一体推进学历继续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同步融合发展,着力打造“质量有保障、办学有特色、社会有影响”的浙江工业大学高水平继续教育体系。
第一阶段为打基础、找突破阶段。以内涵建设为主线,着力在理念更新、机制改革、制度完善、队伍建设、平台开发和资源保障等方面下功夫,进一步稳定办学规模,提升办学层次,优化办学结构。力争在学历继续教育综合改革、继续教育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初步实现继续教育发展战略转型。
第二阶段为创特色、上水平阶段。在前阶段发展的基础上,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大力发展高层次继续教育。以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为依托,强化学校继续教育的品牌特色,构建具有重大社会影响力的继续教育体系,有效提升学校继续教育的水平和能力,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和影响力。
第三阶段为扩影响、树品牌阶段。在前阶段发展的基础上,主动对接地方社会需求,不断扩大学校继续教育的辐射面,在学历继续教育、特色培训、在线教育、公益培训等领域不断提升学校继续教育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浙江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