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改进
开放教育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诊断改进 >> 开放教育 >> 正文
数字化转型是教师学习的必然进阶
栏目:开放教育 作者: 来源:  时间:2023-04-30 06:52:35 点击:

数字化转型是教师学习的必然进阶

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寒暑假教师研修”专题活动是全面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提质增效、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实践,也是教师培训数字化转型的具体举措。日前,本刊邀请华东师范大学教师发展学院院长闫寒冰、湖北省中小学教师继教中心研究员王金涛两位专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教师研修数字化转型的里程碑事件


在线学习  

您认为,2022年“暑期教师研修”活动取得的主要成效是什么?


闫寒冰:此次研修是教师研修数字化转型历程中的一个里程碑事件,它在促进教师学习公平、撬动发展模式变革,以及推动教师队伍治理现代化等方面的作用和意义不可低估。

首先,优质资源的公益共享极大地促进了教师培训公平。暑期研修中所提供的课程资源均是精品,它们是广大教师所渴求的,但也是非常稀缺的。通过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这些资源可以无差别地惠及所有教师,避免了传递衰减。

其次,避免了面向教师通用知识的资源重复建设。对于教师而言,有一些是必须掌握的通用知识。针对这些必修内容,以往,每个教师发展机构均需寻找专家资源、投入不菲资金进行建设,而2022年及以后,随着国家层面的必修内容的推出与长期公益分享,这样的投入就可以大大减省了。

王金涛:暑期教师研修活动是我国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重要举措,是教师培训领域以实际行动为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教育体系迈出的重要一步,为“十四五”期间实现教师的个性化学习和终身学习提供了创新型实践样态。

一是保障了研修资源的权威性。教师研修活动的授课者均为全国最优秀的专家。在研修专题“师德师风”培训栏目,设置了中央要求、教育引领、专家解读、师德大家谈、教师风采、影视作品等板块,既科学全面,又引人入胜。尤其是及时设置了“义务教育新课标解读”专题,由课标组长和名师深度解读、精准示范,保障了研修资源的权威性。

二是提升了教师学习的自主性。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为教师自主选学提供了很好的载体,为教师实现个性化、自主性学习提供了根本保证。本次研修,教师的学习不是被动的、被卷入的,而是被赋予了对于学习内容、方式、时间、地点的充分选择权。研修推动了教师学习自主权的确立。

三是提升了教师研修的有效性。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教师研修板块汇聚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教师数字化学习资源,按照思政师德、学科教学、心理健康、师生评价、作业命题、家校社沟通等分类供给,为教师自主选学提供了充分便利。同时开设线上名师名校长工作室(坊),聚焦学科前沿课改热点,同步教学计划,使1000多万教师受益。实现了优质教师学习资源的最大范围汇集、最快速度更新、最低成本分享。


解决真实教学问题是培训改革的出发点


在线学习  

调查显示,教师对未来研修的需求普遍偏向“实践性技能”,期待研修更具“针对性”。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应如何解决?


闫寒冰:即使不通过调研,从成人学习的理论来看 ,我们也很清楚研修效果要达到“学以致用”,是需要大量的实践、反馈与指导的。成人学习设计中,因为学习者所处的情境、储备的能力、遇到的问题均不相同,因此需要更多的个性化考量。这就要求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上的资源要更丰富、支持学习者的自主选学。此外,成人学习中著名的“721法则”,是指在成功的学习中,正式学习占到10%,交流辅导占到20%,基于任务驱动的非正式学习占到70%。可以看到,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上的资源学习,只能算是正式学习,它是必要的,但不是充要的。我们的教师研训队伍还需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设计学习活动,包括交流、指导、实践、反馈、评价等,只有这样,所学知识才能达到迁移的效果。

王金涛:这是由数字时代教师学习和发展的规律所决定的。

首先,教师培训为教师学习服务,应遵从成人学习的规律,关注教师认知的实践兴趣。教师学习是基于问题解决的情景学习,始于发现问题,终于解决问题,教师在解决真实教学问题的基础上获得实践性智慧。未来,教师研修需在线上线下混合的基础上,继续深入探索“前展后拓”,强化训前的精准诊断、问题导向,重视训后应用考核、能力提升,实现研修流程结构的重塑与优化,落实基于教学问题解决的精准研修。

其次,数字时代需要创新型学习者。在教师研修中,应优先考虑帮助教师获得终身学习和发展进步的技能,并引导教师将其转化为生动的教育创新实践,而不是仅在研修中进行知识消费和获取知识记忆。未来的教育是人类与人工智能协作的时代,“人技互动”将是常态,以技能学习带动知识学习与价值塑造是教育理念的创新和认识论革命,是新时代高质量教育的“点金术”。

最后,教师培训的教学组织必须以问题为中心,以课例为载体,突出参与性、实践性,方能学有所得、应用转化。解决问题是教师研究和改革教学的原点,也是教师培训教学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处于教学一线的优秀教师离教学问题最近,解决的办法也最多,因此,建议未来的教师研修授课专家以一线优秀教师居多为宜。典型课例是具体教学问题解决和改进的过程呈现,是理念方法运用到真实教学实践中的行动示范,培训教学组织可通过搭建问题支架的方式让学员深度参与课例研究的全过程,引导他们从囿于原有经验到像专家那样思考,再到像优秀教师那样行动,最后回到自身教学实践的创新中,实现迁移应用。


数字能力决定了教师可持续发展的高度


在线学习  

请您谈谈对教师研修数字化转型的思考。


闫寒冰:第一,教师研修数字化转型是以教师学习为指向的必然进阶。长期以来,信息技术对教师发展产生了持续影响。进入智能时代,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IT”融合集成,打造数字集成设施一体化平台,对于教师研修的革新效果更为深刻和明显,因此其数字化转型是必然进阶。

第二,教师研修数字化转型是以专业化为底色的系统变革。当前许多实践缺乏对于成人学习理论与教师教育理论的深刻认知与应用,严重影响教师发展的成效。因此,教师研修数字化也必将以专业化为依托,以专业化为方向引领,从理念、内容、师资、评价等多个方面系统着力,赋能教师专业发展。

第三,教师研修数字化转型是以数字化为助力的降本提质增效。通常看来,质量、成本、规模存在持续的博弈,很难同时满足,也被称为“不可能三角”。而破解“不可能三角”正是数字化的核心价值所在,简而言之,就是要做到“质量优、规模大,成本可控”。教师研修长期面临着成本和效益的巨大挑战,数字化将在支撑规模培训、精准研训、优化业务及价值链上持续发力,充分实现业技融合,有效实现降本提质增效。

王金涛:一是推动教师研修的数字化转型有利于教师培训的组织实施,更好地遵循教师学习规律。教师学习往往是由自己实践中的问题引发的,源于教师解决工作实践中的困惑,而不仅仅是为了系统掌握某个方面的知识并形成完整的体系。因此教师培训课程供给须遵从教师学习的规律,一般应采用从经验和问题出发的归纳模式,而不是从概念原理出发的演绎模式。

二是尽快启动“教师数字素养”类专项培训,提升教师利用数字技术优化、创新和变革教育教学活动的意识、能力和责任。从一定意义上讲,教师的数字能力决定了数字时代教师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在数字化培训的新常态下,教师亟待加强数字学习能力建设,以期能够主动利用任何可获得的数字工具开展教学研究,通过技术引入和技术升级发现隐藏的教学现象和规律,提出独到的见解或创造性地开展实践改进,以及利用数字工具设计与开发原创性教学作品。


重新定位各种教师培训的实践逻辑


在线学习  

您对于今后的大规模教师培训有哪些建议?


闫寒冰:首先,要充分利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资源,并基于这样的资源供给设定,重塑研训机构的功能,重新定位各种培训的实践逻辑,更专业地支持教师“做中学”。

其次,要挖掘切实有效的组织学习样板。拥有高质量的在线课程资源,是教师高质量学习的有力保证。同时,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如何将这些资源与本地、本校的实践问题相结合,还需要组织学习的推动。

最后,要形成基于数据的教师发展治理体系。充分发挥数据智慧,关联教师学习与教师实践的过程性及绩效性数据,充分应用大数据、学习分析、学习者画像等技术,为了解教师发展成效、评估政策效果等提供依据,更好地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王金涛:应充分发挥名师名校长的引领示范作用,加强教师学习共同体建设。教师学习共同体建设是满足教师自尊和归属需要的重要途径,也是落实线上课程学习、线下实践应用转化的关键环节。基于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的课程选学与教师个人面临的教育教学问题密切相关,教师通过加入既定的学习共同体,不仅可以对焦点话题进行认真研读,而且可以在共同体活动中和其他成员围绕学习主题开展对话、深入探究,达成创意性共识。这种学习活动发自个人兴趣、受自发自主学习动机驱动,因此是一种愉悦的、有着强大内生动力的学习体验。同时,学习共同体中专业引领者具有丰富的经验,发挥着积极的知识传承作用,让新的学习共同体有更高的起点、更明确的发展方向、更丰富的学习内容和更为顺畅的成长路径,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引领教师卓越发展。


嵌入科学评价以确保在线学习真正发生


在线学习  

通过暑假寒假两次大规模培训,您认为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的功能还应该在哪些方面加以完善或拓展?


闫寒冰:目前,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还只是提供静态资源支持自主学习,可以完善和拓展的功能是比较多的,但也要避免一个误区,就是认为仅用它就可以完成所有的研训任务。这种想法当然是不现实的也是不科学的,所以不能期待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上堆积尽可能多的功能。很多时候,“少即是多”,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上的功能不需要面面俱到。基于平台的资源学习,只是整个学习闭环中的一个环节而已,真正的学习需要更多的实践。当然,在支持自主学习的定位下,平台在以下三方面的功能增加还是必要的。

第一,嵌入科学评价确保在线学习真正发生。在线学习一直被人质疑的是“学习是否真正发生了?”在确保学习发生的研究课题里,学界公认的方法之一就是以科学的评价作为保障,与考察在线学习时长相比,客观测试、情境测试等更能考察学习者的学习投入。虽然这些测试需要前期大量的智力投入,但也正因为是大规模研修,在测试评价方面的投入更加值得。

第二,高技术投入促进资源形式创新。课程资源的未来样态将是优质实用、动态关联、拟真沉浸的,普适设计、游戏化学习、虚拟现实等都在未来的资源发展趋势方面有名。然而,要开发出这样的资源,需要极高的成本投入与系统的技术整合,此类资源的建设层级越高,回报的效应就越好,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可能是最适合开发和放置这类资源的地方。

第三,为智力资源的共享提供平台。一线教师也需要更多的智力资源。比如说,名师名校长的引领与带教,一直被认为是学校管理者和一线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助力。而限于地域与资源知情性等方面的问题,“领航”或“带教”之类活动很难借用到异地。平台提供这样的功能,可以促进智力资源的异地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