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我们的文明发展和教育发展,特别是近现代,有两个问题是我们永远都无法回避的,那就是“李约瑟之问”和“钱学森之问”。“尽管中国古代有诸多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中国发生?”“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事实上,李约瑟讲的不仅仅是科学技术,更关心的是现代学科专业的知识体系。“李约瑟之问”的核心,问的是为何现代科学及学科没有在中国产生,而是由西方输入,如音乐学、美术学、体育学、社会学、科学、工程学等。学术界的主流认知是,落后的原因之一在于古中国忽视形式逻辑,即丢掉了本土以墨子为代表的形式逻辑,近现代之前尚未引进西方的形式逻辑,因而缺乏健全的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
钱学森所讲的不是一般的教育和育人,而是如何杰出和卓越。他深知思维的重要性,在世时一直梦想着建立融合自然科学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技术的另一门类:思维科学技术。“钱学森之问”,表面问的是为何培养不出独创性的杰出人才,实际提醒我们尚缺乏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
个人能否卓越,源自其思维层面是否卓越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重要前提是拥有健全的思维。
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从现实意义上来看,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复兴中华文明,服务人类发展。而从根本内涵上看,则是要实现马克思的“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重要前提,就是要拥有健全的思维。人只有拥有多种思维并能在其中自如切换,才能实现自由、无阻隔;只有尽可能多地掌握人类主要的思维方式,才能全面、超限。
正如生命DNA基因是由A与T、C与G四种碱基按照互补原则二二匹配所成,在笔者看来,人类的卓越基因则应该由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四种思维方式两两匹配所成。前两者是基础,后两者是在此之上的提升。这四者缺一不可——仅有逻辑没有形象,没有鲜活的想象力,就会缺乏创造;仅有形象,没有逻辑,就会如巫婆神棍般地梦呓;仅想批判不顾创造,批判就会走向破坏,缺乏建设性;仅想创造不懂批判,创造就会成为仿造,甚至抄袭。
知识传承和流播是基础,立足于此的思维训练才能建起真正的大厦。
近几百年,在教育模式和知识学科体系上,我们长期处于对西方领先者的跟踪、跟随、模仿、并行,却从未实现超越和引领。在此过程中,我们几乎又忘却了本民族思维方式和知识体系中如老子、墨子等先贤思维的优秀成分。当今,量子思维引领的人工智能时代正快速到来,如果量子思维和中华民族千百年流传下来的独特智慧相结合,很可能是我们创造新世界并贡献人类新发展的伟大机遇。
然而,近几年研究发现:
中国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下降、学术技能退化。此现象是否有普遍性,有待考证,但需要我们警醒。
毫无疑问,该现象与我们长期以来的分科教学和仅传授过时、僵化、标准化的知识教育密不可分。
知识指向过去和现在,而挑战却在未来且前所未有。知识是关于世界的人类认知,却不能完全代表世界本身,未来必会出现反例。知识具有可替代性,存在期较短;思维则具恒常性,存在期长远。
在过去知识不发达时代,人们难以获得知识,所以“知识就是力量”。在当今知识爆炸时代,人们容易只相信符合自己习惯或者价值观的所谓“知识”。现今充满越来越多的知识,却给人们越来越少的意义。明明是一个知识超载的时代,但人们却犹如活在知识的孤岛之上。人们学习的许多知识点,犹如一座座孤岛,彼此缺乏关联。
知识都有适用边界,出界则成伪,经过深思拷问的知识才能成为真知。知识有其适用范围,从更深层次乃至跨层次地去理解知识,才能避免误读错用。知识只有通过思维(形象、逻辑、批判、创造)的加工和相互关联,才能内化为人的思维和精神境界,才能真正成为卓越的人。如果说知识是砖块,那么思维就是框架;知识传承和流播是基础,立足于此的思维训练才能建起真正的大厦。
在思维教育中,需要超越专业和学科。
人们通过专业化的学习,通过个性化的知识结构化,通过思维训练等,才能养成自己的气质与能力。参照工业4.0的划分,可以形象地把不同的人分级比喻为:目不识丁的文盲是自然界1.0的人,拥有并停留在知识与技能层面的是2.0的人,进化到思维精神智慧层面的是3.0的人,
其灵魂或者思想能影响他人或者人类的是4.0的人。
人类历史上,除极个别几个人可从1.0如量子跃迁般越过2.0而直接达到3.0或者4.0,几乎所有人都需要从1.0逐级依次提升。
由此观之,我们现在的教育主要培养的是2.0的人,但这与我们的需求,即产业/社会需要转型升维到4.0/5.0,存在很大的差距。
因此,要基于知识点,并超越知识点,我们就必须重视思维教育;
而在思维教育中,需要关注跨越,超越专业和学科,让人们知晓理工、人文、艺术等至少三种不同的思维模式。因为知识的专业学科是人为划定的,不代表真实世界和真实的问题与挑战。陷于单一或者某些专业学科知识或者技能学习的人们,容易形成“学科专业性格”,甚至某种习得的偏执。如此,一个健全的人有可能会因不当教育而“致伤”“致残”。这样的人无从感悟幸福和创造的真谛。
开启卓越育人改革行动,成为思维教育的先行者
华东师范大学作为新中国组建的第一所社会主义师范大学,理应成为培养卓越人才的“示范”。我们应该以马克思的“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人才培养的第一原理,致力于建设成为引领育人创新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综合性研究型大学。2020年以来,学校以“更新观念”“改变思维”为先导,开启全校范围的卓越育人改革行动,发布“卓越学术”“卓越育人”“通识课程”三大纲要,确立了以“学生全面而个性发展”为目标、以“思维能力提升”为牵引的卓越育人范式,力争成为思维教育的先行者。
学校以思维为导向,构建了“以思维训练为特色”的通识课程体系,其中重点打造了《人类思维与学科史论》系列课程(包含历史、音乐、数学、地理等21门)和《共产党宣言》《道德经》《几何原本》《量子史话》等四门为代表的经典阅读课程。
《人类思维与学科史论》系列课程以不同学科发展史中的重大颠覆性事件以及具有代表性的人物等典型案例为素材,重点揭示思维模式的重大转折和变化,阐明超越原学科的普适意义,并反思这些重大创造成果的时代局限性,旨在促进学生对科学、文化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思维模式的掌握,提升思维能力。
四门经典阅读课程包括作为人类思想经典和我国主流价值的《共产党宣言》、作为中华民族哲学经典的《道德经》、作为人类学科模板和形式逻辑训练经典的《几何原本》、作为当代科学人文和人类思维经典的《量子史话》,涵盖古今中西,旨在给学生最全面的、最前沿的思维感受。
注重“体美劳”教育的思维转型
培养“体健脑慧”的未来新人。
学校以培养“体健脑慧”的未来新人为目标,以人文和科学统一的深度内涵,打造集科学、知识、实践、思维、精神为一体的体育教育,主持制定和修订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构建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
美育课程覆盖全体学生。
学校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为目标,加强艺术与人文学科、自然科学学科的结合,将美育课程覆盖全体学生。“大学美术”系列本科生通识课意在激活大学生视觉素养、训练形象思维,提升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与创造力;《美的设计》课程围绕“人与自然”“人与物”“人与心”三个主题,帮助学生理解设计的边界与创造性思维的共生关系,养成以人为本、问题驱动的设计理念,提高审美情趣与创新能力。
加强传统劳动课程建设和实践训练。
学校坚持加强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创造性劳动教育、以动手劳作为主的传统劳动课程建设和实践训练,让学生既能在脑力劳动中得到身体的锻炼,也能在体力劳动实践中锻炼思维,以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实践技能的培养,感悟到真实复杂的世界迥异于单纯的学科和知识,以促进学生形成跨学科的思维素养,激发学生创新创造活力。例如,围绕创造性劳动主题,立项建设了20门劳动教育精品课程,加强融合课程设计。打造“学科教学中的智能教具设计与创造”课程,指导学生借助智能教育装备设计教学工具,创新篆刻、木艺、陶艺和漆艺等系列课程,让学生在劳动过程中丰富美的体验,在美的熏陶下感受劳动意义等。
重视创设跨学科育人环境和提供项目制学习机会。
学校开设了双学士学位项目、微专业项目、跨学科课程、跨学科联合实习、STEAM训练营等品牌活动,系统构建了文化、课程、训练、竞赛、实践“五位一体”双创育人体系,涵育具有“教育家情怀、企业家精神”的师大双创文化,着力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
探索建设各类思维教育的发展基地。
涵盖科学教育、人文教育,旨在通过打造思维教育理论创新的策源地,探索形成示范性的思维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搭建思维教育的交流培训和推广平台,进而为大学通识教育和中小学阶段培养思维教育师资。
关注对基础教育的辐射引领。
学校提出“推进基础教育卓越发展的行动建议”,强调卓越基础教育是“为实现每个学生拥有幸福和有意义的人生而进行的教育”,是全面而自由的教育,是让学生受益终身的教育。
在思维教育层面,倡导基础教育要突破分科教学惯性,以项目化学习为载体,在情景教学和问题解决中培育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跨学科素养,让学生能够以前沿的科学知识为基础,通过科学方法自主地探究世界、创造知识、应用实践,进而提升自己的思维和精神,成为卓越的创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