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导航
首页
部门概况
部门简介
机构设置
工作职责
工作动态
部门动态
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政策文件
上级文件
学校文件
督导简报
督导简报
诊断改进
开放教育
教改资讯
教改资讯
教学案例
理论探讨
质量监控
质量管理
学习专栏
下载专区
下载专区
质量监控
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质量监控
>>
质量管理
>>
正文
任少波:以数字化改革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栏目:质量管理 作者: 来源: 时间:2023-02-15 07:13:05 点击:
以数字化改革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任少波
[摘 要]
推动高等教育数字化改革,是构建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途径。浙江大学推进高等教育数字化改革,推动教学范式向“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学习模式转型、教学环境向智慧教学空间转型、管理服务向基于大数据的精准决策和高效服务模式转型,促进高等教育数字化改革落地见效。
[关键词]
高等教育数字化;以学生成长为中心;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脑科学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着包括教育在内的人类活动各领域向网络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智慧化方向快速演进,在社会、经济、教育、科技等各方面,都能看到数字化、信息化所带来的巨大推动力。我国也充分认识到了信息技术对高等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和办学体系的深刻影响,陆续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等纲领性文件,积极推进高等教育数字化改革,持续强化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创新,推动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以数字化改革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
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要求“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但如何更好服务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战略,如何构建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需要的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仍是高等教育界亟待研究和应答的问题。高等教育数字化改革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路径。国内外经验告诉我们,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能极大地推动教育生态重构、教学范式转变、治理能力提升,有效促进高等教育守正创新。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脑科学等新理论新技术以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战略新需求的共同驱动下,以人工智能为标志的智能增强时代正在加速到来,高等教育也正向着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智慧育人时代迈进。浙江大学在教育数字化的实践探索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取得了一定成效,使人才培养更加契合数字化时代社会发展需求。
本文以浙江大学的探索与实践为例,分析教育数字化改革的新趋势与关键举措,为构建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体系,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提供参考。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教育数字化改革新趋势
当前,教学与管理是教育数字化转型需要瞄准的两个主要领域,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所形成的变革应渗透并参与到教学、学习、研究等各个方面。2017年,浙江大学启动“网上浙大”数字时代新式办学空间建设,统筹运用数字化思维和数字化技术,对手段工具、组织流程、体制机制进行系统化重塑,系统打造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学科发展、全球开放和学校治理“网上浙大”五大空间。基于浙江大学的实践,本文认为,教学模式、教学环境、管理服务是教育教学数字化改革最为关键的三个要素。
1.推动构建“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学习模式
1998年,世界高等教育大会通过《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宣言。宣言指出:在当今日新月异的世界,高等教育显然需要“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视角和新模式。要把学生及其需要作为关心的重点,把学生视为教育改革主要的和负责的参与者。这是“以学生为中心”首次见诸联合国机构的正式文件。随着“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普及,高校的教学设计、教学实践、教学改革的焦点逐渐由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换。在新的教学形态中,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支持者、引导者,学生是合作者、探究者、发现者,双方交互耦合、教学相长。
由于高等教育尤其是本科教育阶段是学生从青春期走向成人期、培育学生完整心智和完美德性的重要时期,受过高等教育的群体是探究自然与社会规律、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主要力量,高等教育需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帮助学生做好从基础知识学习进入“高深学问”探究、做好传承和引领人类文明与价值的准备。因此,高校建立“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教育体系、构建“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学习模式成为必然趋势。
高等教育的数字化升级转型是构建“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卓越教育体系的有效路径。高等教育数字化可以持续推动知识体系的更新迭代、教学设计的升级优化、教学方法的变革创新,使教育过程充分匹配学科专业新进展、产业发展新需求、人才培养新目标。借助数字化技术和数字化思维,自主建设、汇聚学科专业最前沿、最优质的教学资源,积极营造沉浸式、情景式教学环境,强化自主式、探究式、协作化教学实践。在遵循基本教育规律的前提下,把学生作为各项教育活动的重要主体,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基础上,更加强调学生的成长性和发展性,围绕学生的中心地位进行资源配置,为学生提供多元选择,让资源和学生主动性迸发出最大的活力与潜力。
当然,教育数字化不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取代,二者各有特点和不同的适用面,教育数字化改革应坚持与传统教学模式取长补短、相互融合的发展逻辑。在教育理念上,确立“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本真追求;在教学模式上,注重线上线下融合的形态重塑;在环境条件上,加强泛在、多元的新型教学建设。
2.推动建设虚实融合、内外融通的新型教学空间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教学空间已从单纯物理空间逐渐向线上线下结合、智能化功能不断增强的智慧教学空间拓展。广泛集成智能感知与智能控制、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精准分析和科学管理等智能辅助功能,实施跨时空、多元化、开放式的泛在教学实践活动,建立师生交互、人机交互的教学新常态。
推进教育数字化,需要系统改造教学环境,加快建设一批智慧教室、智能实验室等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空间,有效整合虚实融合的感知交互新技术手段,为教学模式变革提供有力的实体环境支撑。要深入实施基于教育数字化的教学改革,还需要全面加强新型教学资源建设,多渠道丰富优质教学资源供给。充分运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开环教育体系、链接育人资源,建立自主建设和链接整合相结合的高等教育资源双融双促发展新模式。内部加强数字化教学资源库、MOOC课程、线上线下融合教学课程、新形态教材、虚拟仿真教学(实验)系统、科教协同服务平台等教育数字化硬核基础建设,支撑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高质量开展,并推动优质数字资源的对外辐射共享;向外对接红色革命基地等的铸魂育人资源、融合重点企业或产业的创新实践资源、链接全球顶尖高校的优质课程资源,打破传统教育的校园边界,为师生提供更多优质资源供给。
3.推动完善基于数字化技术和思维的管理服务机制
数字化技术和数字化思维已成为推动人类生活、工作和思维变革的巨大力量。高等教育管理服务也迫切需要统筹运用数字化技术和数字化思维,加强对教学信息的感知采集和分析利用,构建更加科学、精准、高效的高等教育发展和治理机制。
在教学评价方面,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将学生学习成效作为衡量教育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学习成效不应局限于课程成绩的终结性评价,需要借助教育数字化优势,构建过程性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质量评价导向。在指引帮扶方面,“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基本共识,助力学生成长成才是高等教育的核心目标。但由于教育过程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特点,学生成长也存在个性化、多元化需求,且与社会因素交织,必然会有学生出现学业、心理、生活、健康等方面的困难。如何借助教育数字化技术,为出现困难的学生提供安全预警、成长指引和精准帮扶,是落实“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理念必须回答的问题。在管理服务方面,通过对大数据的综合利用,提高决策的整体性和科学性,提升服务的精准性和高效性,健全规则化与个性化相统一的制度体系,形成严管与厚爱相结合的管理服务机制,是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举。
高等教育数字化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要扎根中国大地开展实践探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浙江大学顺应时代发展,在推进高等教育数字化改革进程中,全链路夯实数字化底座,系统深化教学改革,不断完善管理服务体系。
1.全链路夯实数字化底座
浙江大学通过系统改造教室功能,全链路、一体化建设“学在浙大”课程管理平台、“智云课堂”线下教学直录播平台、“浙大钉”线上教学平台和浙江大学在线考试平台,配套建设高并发混合云、千兆到楼百兆到户的高带宽网络、高安全网络感知和精准防御系统,为教育数字化的高质量开展奠定坚实的支撑底座。
“学在浙大”是一个全过程、交互式课程管理服务平台,用于支撑课程建设、教学资源配置、授课、作业、答疑、课堂管理、课堂小测等全链路教学实践活动,支持在线教学、移动学习、混合教学等多种模式。平台连通教务管理系统和人事管理系统,信息主动推送至学生工作管理部门。
“智云课堂”是与智慧教室配套使用的课程直录播平台,可对线下课堂实现线上直播、自动录播的无感连接,满足学生对同时异地、异时异地学习的不同需要。自2020年初至2022年9月,学校已完成所有教室的功能改造,实现所有线下课程的自动直录播。
“浙大钉”是针对浙江大学实际需要定制的线上教学平台,于2020年初研发完成,可灵活开展线上直播、交流研讨等教学活动。经过不断迭代,可做到在2小时之内实现全校课程线上、线下教学的无缝切换,确保突发状况下全校教学秩序、教学活动的平稳有序开展。此外,学校于2022年还全新打造了专业化在线考试平台。该平台支持多教师的线上协同出题、组卷、阅卷功能和双机位监控、自动人脸识别、异常行为自动监测提醒等智能辅助监考功能,并可开展基于教育测量的试卷和考试结果分析,形成对教师、学生的及时反馈。
2.系统深化教学改革
学校通过持续推进培养方案优化、教学方法改革、优质资源汇聚等工作,着力构建以数字化为特征、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卓越教育体系。
持续优化培养方案。围绕学生多元化发展需求,通过降低总学分,在培养方案中设立个性修读模块、跨专业模块、专业方向模块等,为学生提供科学的、个性化的培养方案。面向行业产业数字化转型,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能力维度,以“四新”为引领,持续优化知识结构、强化实践教学,构建专业核心知识图谱,打造高水平的专业核心课程群,使教学内容充分反映数字时代新特征、学科专业新进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新需要。设置信息技术相关知识、技能及伦理等方面的课程,加强全体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应对未来社会变化和挑战的能力。
加强教学方法改革。依托“学在浙大”“智云课堂”等平台,利用优质在线教学资源,积极推广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的应用,优化教学设计,合理分配线下和线上教学学时,增加课外学习时间,实现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转变。利用教师数字驾驶舱,将课堂实时数据反馈给教师,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成效和学习情绪,进行针对性调整。开展大规模同屏跨域教学,实现跨校区直播课堂和“慕课西行”,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利用元宇宙技术举办全球暑期学校,2022年有来自81个国家和地区的350余所高校近千名学生参与其中。
汇聚优质教学资源。学校系统推进全英文课程、MOOC、虚拟仿真教学项目、课程思政数字化资源库等教学资源建设,所有开课课程均在“学在浙大”建课。近3年,先后引进卡内基梅隆大学、杜克大学等海外高水平全英文课程134门次。与华为、网易等企业合作,共建课程31门、完成众智任务340多项,将业界前沿通过课程、实践等方式引入学校。此外,为了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全球格局,学校坚持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为每一位学生创造海外交流的机会。
3.不断完善管理服务体系
学校通过系统推进教育评价改革、打造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学生工作系统、完善数字化管理机制等工作,着力构建更加科学、精准、高效的高等教育管理服务体系。
系统推进教育评价改革。针对教师和课程,实施基于数字循证的教师和课程评价,构建全面观测分析课堂教学的“数字循证评价”体系,形成教师教学和课程的数字画像,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和课程质量的提升。针对学生学习,探索实施面向学习侧的教学改革,借助“学在浙大”等平台,提高课前准备、课中学习、课后拓展等学习要求,通过强化探讨互动、总结表达反思、阶段性测试等方式,开展对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知识能力等过程性评价,降低终结性评价的权重。目前,学校率先推进了量大面广的公共基础课程实施过程型评价。
打造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学生工作系统。该系统连通教务管理、“学在浙大”等平台系统,为学生开设“数据福袋”,整合学业成绩、学习过程、体育运动、评奖评优、志愿服务等有关学生学业、资助、行为的多方面数据,形成学生的数字档案,拓展学生行为分析、学绩监控、安全预警等应用,为学生学业、心理、生活和成长规划提供指引和帮扶。
进一步完善数字化管理机制。通过建设数据中心,实现各业务系统数据的汇集和共享,消除数据孤岛,建立更加精准的教育决策机制和教学管理服务体系。坚持“数据多跑路、人员少跑腿”的思想,开展“最多跑一次”的业务流程重构,完成“入学一件事”“毕业一件事”等专项流程再造,将以往涉及多个部门、多个平台、多个流程的事项缩减到学生只进“一个系统”,只填“一张表”,实现“一网通办”和“一秒智办”,致力于加强教育数字化背景下的治理能力建设。
此外,为了加强数字化改革的统筹谋划,学校先后发布了《浙江大学“十四五”信息化建设规划》和《“十四五”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规划》,拟定了《浙江大学教育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出台了系列关于网上教学、线上考试、对外交流等教育数字化实践的管理规范,有效指导各类教学活动的规范化开展。
高等教育数字化改革是长期的、渐进的、发展的过程。从长远来看,做好前瞻性的顶层规划,围绕改革的核心要素,明确重点路径和突破口,全国高校都能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教育数字化改革之路,为加快构建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体系、全面提高自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能力提供强大的源动力。
【
加入收藏
】【
打印文章
】【
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高 松:慕课西行打造数字化教学生态
下一篇文章: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隆重发布智慧教育蓝皮书与发展指数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