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ChatGPT,须妥善把握教育数字化尺度
不久前,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在大会发布的世界数字教育发展合作倡议中提到,数字技术作为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导力量,日益融入包括教育在内的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正在深刻改变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治理方式。而面对数字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此次大会呼吁国际社会加强对话交流、深化务实合作,共同推动教育数字化变革和2030年教育目标的实现。
在笔者看来,只有在深化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形势下,才能更恰当地理解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AI)等数字技术对教育,特别是中国教育的冲击。
启示:使用数字技术须与国情相一致
从教育的视角看,ChatGPT可以被视为一种知识生产、学习的辅助工具。它不管如何迭代,归根结底提供给使用者的是既有的网络知识结晶。也就是说,它的功能始终有限,并不能创造全新知识。一些人夸大它的颠覆性,另一些人则低估它的冲击。应避免类似的极端观点,全面、辩证和历史地审度ChatGPT的社会影响。
因此,分析初露端倪的ChatGPT冲击,给我们的最大启示在于——审度教育数字化转型进程,妥善把握教育数字化的尺度。
应认识到,教育数字化的积极性与风险性是并存的。在教育领域,ChatGPT在辅助学习、辅助教学和辅助科研方面的潜力初步显露,但也带来学术不端、冲击既有教育体系等诸多问题。它运用于教育领域,不等于简单将之引入课堂和智慧教学平台,而是与教育理念更新、教育教学体系转变等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教育数字化转型并非单纯的技术应用工作,必须预先研究、整体规划、统筹实施、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对于教育数字化的推动,应采取渐进且可持续的方式。数字化并非促进教育变革的唯一手段,更不是教育变革的全部内容。应用智能技术并非总是推动教育进步。比如,一些自动化教务系统因程序烦琐而阻碍效率提升。教育数字化转型要分步骤、分阶段推进,在运行中及时听取各方意见,不断调整、修正甚至重构推进方案。学生不规范地使用ChatGPT写作业和论文等问题,相信经过针对性调整后,会很快得以解决。
此外,数字化本身并非目标,更好的教书育人才是教育改革的根本任务。近年来,一些地方师生过度依赖数字技术,具体表现在唯数字化倾向明显,教学活动重形式轻内容、重结果轻过程,数字化边界模糊,存在过度应用的情况。教育数字化转型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切勿盲目追求技术上的新、奇、特,忽视服务于教育现代化的根本宗旨。
总之,对于ChatGPT等数字技术,既要及时、有序跟进,又要警惕潜在的社会风险,创新性地加以改造和运用,使之与中国教育的国情相适应。
风险:理念转型,数字鸿沟扩大
在教育数字化转型全面推进的同时,一些数字化风险也逐渐暴露。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层面。
在教育理念层面存在理念落后问题。对此,ChatGPT给教育理念变革的启发至少包括——
第一,教育视野要从面向现在转为面向未来。人类很快会生活在AI全面辅助劳动的社会中,很多工作将交给AI协助完成。教育要着眼于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的人才,而不是拘泥于目前情况。
第二,教育任务要从传递知识转为培养创新能力。与知识相关的搜索、记忆、归纳总结以及简单运用,今后将由AI代替完成,人类则聚焦于创造性的任务。应试教育以灌输知识为特征,教授的技能与AI知识工具明显重合。
第三,能力培养要从偏重记忆转向认知和动手能力的全面培养。知识学习可以训练人的观察、记忆、理解、总结、分析、推理、提问、想象、表达和批判等各种各样的能力,而应试教育偏重于记忆和简单运用。
第四,文科教育应将人文素质提升作为重心。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尤其是组织、合作、协调的能力,AI不如人类。因此,人文教育应注重与人际交往相关的价值观、同理心、情绪控制、审美能力等人文素质的培养。此外,文科教育可以培养幸福生活的能力,帮助人们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在具体教育环节中, ChatGPT再次提醒其中一些突出的数字化风险问题——
第一,教师AI失业问题,即AI在教育领域的运用可能造成教师失业。ChatGPT对文科教师工作的替代性很强,很多文科教师对此非常担忧。这一问题如果处理不好,教育数字化转型将会遭遇巨大阻力。
第二,教育数据版权问题,即计算机生成内容、AI辅助生成内容存在争议。比如,一些出版单位否定ChatGPT是论文的作者。
第三,教育数据隐私问题,即教育数据存在隐私被泄漏和侵权的风险。ChatGPT需要联网工作,同样涉及教育数据隐私问题。教育数据如果被滥用,可能伤害未成年的学生。
第四,教育数字鸿沟问题,即教育数字化可能扩大教育不公平。不同地区间的网络质量、设备配置水平等参差不齐,教师的数字素养差别很大,学生获得智能技术教育红利的能力存在地区差别。目前,关注ChatGPT冲击的人群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可能造成新的地区教育数字鸿沟问题。
对策:实现人与智能技术更好融合
从根本上说,应对上述数字化风险,不能仅依靠数字工具和基础设备的普及,必须实现人与智能技术在中国教育情境中更好地融合。结合中国国情,至少可以从以下4方面做工作。
首先,坚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信心。一些人认为,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在使人类变得无用,最终被AI技术所控制。事实上,在教育活动中,人的主体性(如超越思辨能力、直觉判断能力、创造思维能力等)是任何智能技术均无法替代的。我们完全可以也应当把握AI发展的主动权,让AI为人的教育活动服务。只要应对得当,教育数字化一定能大幅推进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
其次,落实全民数字素养培训计划。提升全民数字素养已形成共识,但具体落实还不尽如人意。比如,培训范围不够广泛、地区差异明显、培训内容理论讨论太多、实操性内容涉及不够、常缺乏针对性和可行性等。
为此,既要切实改进培训方式与内容,也要聚焦于拓展数字化时代的边界思维能力与变通本领,并引导全民理性看待与应用数字化技术,在保持终身学习、创新学习积极心态的同时,认识到新技术应用可能产生的各种风险。
再次,维护教育关联者的实际利益。应防范智能技术专家和数字教育管理者利用新技术为自己牟利,导致算法偏见、数字鸿沟甚至数字权力过于集中。不能夸大数字化对于教育变革的作用,更不可迷信专家决策,警惕专家主导下的“一言堂”,鼓励其他教育关联者民主参与,努力让智能技术促进优质公平教育的实现。
最后,提升伦理法律规制的前瞻性。ChatGPT的冲击让教育界措手不及,说明我们思考和应对问题的前瞻性还不够,相关伦理、法律规范的完善程度大大滞后于新科技的发展速度。尽管不可能完全预料新科技的发展及其对社会的冲击,但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前瞻性研究,提出相应的伦理法律规制措施,并建立规制效果即时持续反馈、迅速调整的机制,开创预见与引导、干预、控制并举的教育治理新局面。
(本文为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重大项目“贵州以数据治理推动政府治理创新的困境辨识、行动框架和实现路径研究”〈22GZZB05〉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