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耕”与“读”之间的关系曾有过不同的看法。孟子所谓“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耕”即为劳力,“读”即为“劳心”,孟子强调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差别,实际上是把“耕”与“读”放到了对立的位置。而«论语»中记载:“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批评只读书而脱离生产劳动、缺乏生产知识的人,其实是把“耕”与“读”视为相互贯通、不可或缺的两部分。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强调以农为本、以人为本。古人把“耕读”看成一种修身养性之法,一种知识分子的个人修养,“穷则独善其身”,躬耕自养;“达则兼济天下”,经世致用。随着数千年的中华文明演进,耕读从一种“耕读传家”的生活方式逐步演化成为一种“耕读并重”的教育理念,成为一种实践与理论并行并重、“耕”与“读”相促相融的教育模式。因为只有深入到生产实践一线,才可能产生实际的劳动体验;只有将生产实践经验同理论知识结合起来,才能推动生产方式、生产技术、生产手段、生产模式的进步,二者相互促进,缺一不可。
在主编«耕读教育十讲»的过程中,我们经过了反复的讨论,最终将教材的核心确定为“传承与创新”。前五讲的内容围绕中华传统的耕读文化传承,后五讲主要介绍新时代的农业科技创新。这样既立足中华民族的古老智慧,又紧扣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脉搏;既传承中国传统农耕文化,又呼唤创新产业技术的时代价值。
在新时代,重拾耕读教育理念,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发展有效衔接,构建新的耕读文化,是涉农高校的职责和使命所在。我们希望帮助读者更深刻地了解到,新时代的农业不同于传统农业、新时代的劳动不同于传统劳动。只有理解了新时代的“耕”不同于传统的“耕”,理解了新时代的“耕读”已经不再是传统的“晴耕雨读”,才更有可能真正理解新时代的耕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