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监控
质量管理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质量监控 >> 质量管理 >> 正文
中国民航大学坚持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双轮驱动——思政元素和专业元素在这里交融
栏目:质量管理 作者: 来源:  时间:2023-04-03 06:23:27 点击:

中国民航大学坚持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双轮驱动——

思政元素和专业元素在这里交融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日前,中国民航大学的一间教室里,传出诵读周敦颐《爱莲说》的声音。这是大学语文的课堂吗?不,这是该校理学院教师王琼“材料化学概论”的课堂。

“‘出淤泥而不染’从文学角度指莲花的品格,从科学角度指的是莲叶的自清洁现象。中国的科学家已将这种自清洁现象从基础科学研究转化为可以上货架,并贴上中国标签的新型仿生材料,如自清洁玻璃,首都国际机场的塔台就是用的这个材料……”课堂上,王琼抛出“莲叶为何能出淤泥而不染”这个问题,引导学生从莲叶独特的表面结构入手,展开对自然奥秘的探索思考,再引入中国科学院江雷院士坚持科技创新,引领中国在仿生材料领域走在世界前沿的故事。

就这样,一堂课将材料化学知识点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合,既提升了学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勇攀科学高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又激发了学生为建设科技强国而贡献青春力量的奋斗担当。

中国民航大学在课程育人中坚持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双轮驱动,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育人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学校采用“马院+学院”方式,不断丰富完善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教育体系,将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思政教育素材及时纳入课堂主渠道。学校以思政课为牵引线,推进思政课与“六大学科群”互融,通过集体备课、党支部活动等方式选派30余名思政课教师深入各学院开展“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专题培训,对专业课教师进行一对一辅导,共同深挖课程思政元素,相互研讨思政融入方法,组织编写课程教案,切实形成一课一策、一专业一亮点。

“民航行业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我们培养的学生是要成为推动民航高质量发展‘顶梁柱’的,所以在讲授思政知识的同时,也要具备丰富的民航专业知识。”曾在天津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比武以及天津高校第十六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中荣获一等奖的思政课教师石志强表示,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双轮驱动中,在一次次与专业课教师研讨碰撞中,思政元素与专业元素双向赋能,让思政课有“民航味儿”,让专业课充满“思政理儿”。

“思政课和专业课老师们设计好课程后,都会以‘留扣儿’‘抖包袱’等方式和学生互动,争取让专业课的知识点都蕴含思政元素,同时每一堂课富有衔接连贯性。”中国民航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王庆西说。

中国民航大学推动思政教育“大协同”、育人要素“强融合”,积极构建“大思政”格局。学校先后获批市级“4321”型实践教学改革项目、天津市网络思政名师工作室;1名教师获得天津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比武一等奖,2名思政教师获得天津市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思政课组一等奖,3名教师在天津市大中小学“故事思政”微课大赛中获课程思政赛道特等奖、二等奖,思政课程赛道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