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协同不是简单的“1+1+1”,而是应以系统性高质量发展为前提,实施统筹分类协调。基于不同教育供给方的高度开放协同,学习者可通过跨校、跨年龄段等学习,在不同时期,持续提升所需的能力和素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谈及对“三教”协同创新内涵的理解,西南科技大学副校长尚丽平对本刊表示,新时代要在原有“三教”协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统筹和协同,通过更深层次的协同创新,促进整个教育体系的高质量发展。值得注意的是,“三教”协同不是简单的“1+1+1”,更应以系统性高质量发展为前提,通过创新机制、创新方法和创新模式等来实现。
“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是教育体系不同维度相互关联的系统,三者既有不同,又有交叉,是一种相互渗透的关系。”尚丽平表示,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势必要在原有“三教”协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统筹和协同,通过更深层次的协同创新促进整个教育体系的高质量发展。
在她看来,贯彻落实“三教”协同创新方针,“高质量发展”是目的,“统筹”是关键,“协同”是落脚点。为了实现统筹和协同,需要多层面创新,既要有人才培养体系上的协同创新,也要有不同领域在教育资源、技术、方法、资历认证等方面的协同创新。对于同时开展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办学的高等学校来说,提高开放办学水平、统筹普通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资源建设、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是关键。
放眼国内外,高校之间的协同创新模式很多,有的是校际的、有的是联盟式的,形式多种多样,各有千秋。从学习成果积累转换的视角看,英联邦国家建立辐射不同国家和区域的“资历框架”很有特色。如学习者可用其在学校获得的证书对接人力资源市场,同时,学习者的工作经历也可经过认证折合成其在学校的学分。此外,德国的“双元制”通过在学习者不同阶段实施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分流”与转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中国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可以借鉴国际经验,但不能完全照搬。”尚丽平指出,我国在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等方面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但仍然存在庞大的人口基数和教育供给之间不平衡不充分的现实。因此,统筹协同并不意味着整齐划一,搞“一刀切”,需要实施统筹分类协调,即政府引导,以国家政策守底线,“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聚合力,充分发挥继续教育“转接环”作用,实施全方位的“职普融通”。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可以根据自身的人才培养标准,对其他高校的人才培养成果进行考核和认定。“从目前来看,校际多维协同创新以及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引导的学习成果互通工作先行示范能够有益地推动‘三教’协同落地。”
政府主导、行业参与、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具体实施的协同联动是推动“三教”协同创新的有益途径。尚丽平称,从高校视角看,“三教”协同创新的基础是开放。
“三教”协同,首先应实现普通高校、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共融。可基于学校把自有教育资源有偿或无偿开放,促进优势互补、共融共创,发挥协同集合效力。现有各平台的各类在线公开课是一种有益方式,但要深度实施“三教”融合,在线公开课只是迈出了第一步。其次还可以有更多的线上线下教学资源、科研平台、实践平台、创新平台和师资队伍等层面的开放。对继续教育学习者而言,继续教育可以是“专深精”的继续,也可以是在人生不同阶段“转换赛道”的继续,还可以是丰富职业或生活的继续。实现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资源的高度开放,就能让走出实体校园的学习者便利享有高质量的继续教育。最后,还应有人才评价标准的系统化开放。“三教”的高质量协同不应是评价标准的整齐划一,应是评价体系的系统化开放,为学习者提供不同的“转轨或并轨”便捷路径。
尚丽平强调,高等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高质量创新发展的龙头。新时代“三教”协同创新背景下,高等教育体系应更加开放,在新的教育体系结构中,通过高质量的知识生产、科技创新、资源整合等,将学科教育与职业岗位培养、个性化多元化的继续教育培养有机融通,提高供给能力,发挥“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主力军作用。她说,高等教育重“道”、职业教育重“术”的特点不宜淡化,也不宜完全分隔、分层。高等教育不能等同于普通高校的教育,职业教育也不能等同于职业院校提供的教育。同时,继续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支撑作用越来越重要。高等教育不应仅定义为学制教育,更应是高层次的、开放的、无过多时间限制的教育,是学历与非学历融通的教育。基于不同教育供给方的高度开放协同,学习者可通过跨校、跨年龄段等学习,在不同时期,持续提升所需的能力和素养。
据悉,西南科技大学将持续发挥“共建与区域产学研联合办学”体制优势,着力推进校际、校企、校地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创新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加快教育教学体系和各节点的开放,完善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四链”耦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具有示范效应的开放协同育人体系。